《论持久战》的思想魅力和现实启示 ——重读毛泽东《论持久战》

发布者:徐志敏发布时间:2023-05-22浏览次数:131


  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所著的《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全面考察国际国内时局,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以持久抗战赢得胜利的信心,其所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论持久战》创作的时代背景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7月1日,演讲稿首次发表在《解放》周刊第43、44期合刊上,随后多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1952年,《论持久战》被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011年被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抗日战争形势十分严峻。在《论持久战》发表时,日军侵华已近7年,全国性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也进行了近1年,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当时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等地,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淞沪会战失败,徐州失守,武汉危急,国内战局一度走向混沌迷离。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民族觉醒在当时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有利我方因素正在形成。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日渐深入人心,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抗日,从而最充分地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为抗日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军事方面,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极大振奋了民心士气。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际社会积极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逐步结成同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和斗志。

  “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在当时国际国内大形势下,战争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一时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3种看法:一是消极悲观的“亡国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主张妥协投降;二是盲目乐观的“速胜论”,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国援助上,认为可以依赖外援迅速结束战争,日本马上会败;三是认为会是一场持久战,但在为何是持久战,如何开展持久战等问题上仍停留在模糊认识阶段。

  统一思想认识势在必行。针对上述3种看法,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为此,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并对抗战进行了系统总结,于1938年5月30日,在《解放》周刊第40期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此后,他用7天7夜撰写了《论持久战》演讲稿,有力批驳了关于抗日战争的错误论调,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论持久战》阐述的主要观点

  《论持久战》写了21个问题,可分成两个部分。前9个问题为第一部分,重点论述为何要打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并对战争阶段、战争形态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后12个问题为第二部分,分析怎样打持久战,着重阐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总体上看,其理论观点如下:

  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但必然胜利。毛泽东从战略高度,系统论述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4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基于对这些特点的分析,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他说,“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毛泽东认为,“亡国论”错在其思想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只提军事强弱对比这一点,而忽略其他矛盾;并把这一片面矛盾扩大成全体矛盾,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日方军力虽强,但劣势明显,如其侵华战争本质是退步野蛮的,物力人力不足,失道寡助,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军力虽弱,但战略优势有很多,如抗日战争本质是进步和正义的,以及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加上国际多助,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只要军民团结、广泛动员,敌强我弱的趋势就将逆转,胜利必在中国。对于“速胜论”,毛泽东也批评地指出,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

  抗日战争须经过三个阶段。通过对敌我力量变化和战争形势之分析,毛泽东合理推演了战争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这个过程是中国从处于劣势到保持平衡再到占据优势的过程,也是日本由占据优势到渐趋平衡再到转向劣势的过程。由此可见,日军虽强,但不可持久,只要我们坚持抗战,运用正确的军事和政治策略,不犯原则性错误,我们就会越打越强,敌人就会越打越弱,我们就一定能战胜敌人。此后战事的发展,也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

  持久战要讲究方式方法。毛泽东不只在战略上指出了持久战的方针政策,还从战役战术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一是进行普遍深入的政治动员。二是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三是灵活用好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四是打好消耗战、歼灭战。五是抓住敌方的错误和漏洞进行攻击。六是不进行没有把握的决战。

  强调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毛泽东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特别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认为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他还指出,“唯武器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军队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中成为自己的军队,就会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就会弥补武器的不足等缺陷,构建出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的现实启示

  《论持久战》是一篇极具历史魅力和时代价值的经典之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分析抗日战争问题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85年来,虽时势发生巨大变化,但该著作所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以持久战的勇毅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今日之中华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然而,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风险和挑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办?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于从持久战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中长期的问题。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要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作为,善于创造,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绚丽的篇章。

  要始终依靠人民这个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动员全军全民参加统一战线,才是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群众史观,探索出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带领和依靠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把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用于战争理论,指出战争胜负虽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但也取决于主观努力,明确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伟大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党的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源于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坚守理想的接续奋斗。坚定历史自信,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勇担时代之责,高扬奋进之帆,不忘“来时路”,踏实“脚下路”,走好“赶考路”,坚定不移把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开创性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分析了抗战规律,提出要丢掉幻想,坚定信念,坚持抗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深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根据形势,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和斗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自:2023年第5期《党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