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要把握好六大辩证关系。
把握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务实和务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个方面,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功能。要正确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如果只注重务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奏效,甚至会引起师生的反感;如果只注重务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踏空,失去本来意义,会有丧失方向和灵魂的危险。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严肃紧张的务虚,又有生动实在的务实,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实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
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任何领域,传承与创新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传承,创新便无从谈起;没有创新,优良传统就会失去生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坚持不懈”讲的就是传承,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讲的就是创新,包括教材体系、课程内容、校园文化、社会实践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育工作方法的大胆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把握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教育是主要任务,管理亦不可或缺。现实中,有时存在着教管脱节的现象,不利于教书育人,更不利于教育形成合力。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要让每个教师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加入思政教育,既教知识,又教做人,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政工干部要紧紧围绕学生专业学习这个根本任务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多联系专业教师了解情况、互通有无,这样才能克服教管脱节现象,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齐抓共管局面。
把握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着眼于群体, 也要着眼于个体。尤其要重视特殊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心理障碍群体、身体残疾群体、学习后进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等,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要发挥学生中党团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党团组织、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特殊群体”共同发展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对象是人,对个体而言,要尊重个人基本权利,尊重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是社会的人,且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我们既要肯定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观中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一致的方面,又要纠正学生在某些观念上的误区,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把握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高校,教师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是如何让主体有效作用于客体,使客体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原来“我说你听”“只管灌输,不问效果”的单向说教式的工作方法,树立地位平等、和谐互动、共享交融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掌握思政教育工作的技巧,要善于观察人、研究人、理解人、激励人,注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投其所好”,把促使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积极性变化作为主体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主客体的关系成为主体“施之有道”与客体“受之有效”的双向互动、及时反馈的有机统一关系。
把握好管制与疏导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涉及面十分广泛,一切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全面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各类诉求大幅增加,有时会涉及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像治理洪水一样, 只能疏通引导, 而不能被动设防堵塞。疏导方法包括理论疏导、规劝疏导、慰抚疏导、警示疏导、谈心疏导等。不管采取何种疏导方法, 都必须在疏导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比较中,在法与情、义与理的思辨选择中, 提高思想觉悟。为此,教育者要在态度上亲近学生、在才华上吸引学生,在与学生的和谐共处中达成共识,促使双方达到思想共鸣、情感亲近、心灵聚拢。要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提升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以善良、仁爱的育人之心,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和学生们交心做朋友,在亦师亦友的友好交往环境中最终实现立德育人。
(作者李敏,系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